Phone:
(701)814-6992
Physical address:
6296 Donnelly Plaza
Ratkeville, Bahamas.
口譯,曾經是我的天職。
身為熱愛語言、喜歡異文化的人,從開始學日文那一天起,我就暗暗許下心願:
有一天,我要成為中日(台日)+日中(日台)口譯員。
對母語是華語的我來說,光是想像自己能在睡夢中用日文說夢話,就覺得很酷。
我就讀的,是日本人學外語的最高學府之一(至少在關東地區如此),畢業生幾乎都投入語言相關工作,其中最多的便是口譯、筆譯與外語教學。
成為職業口譯、筆譯後,我深深著迷於每天腦中不斷切換語言的感覺。
說不同語言時,彷彿切換成不同人格。
口譯時必須全神專注,有時緊張到忘了呼吸——怕在吸氣、吐氣的那一瞬間錯過一個字。
腦中不停重複:輸入 → 記憶 → 分解 → 拼湊 → 重組 → 輸出。
那種腦汁被擠壓、腎上腺素急速上升的快感令人上癮——雖然每次翻完都精疲力竭。
後來,我找到了另一個天職:不動產投資。
從那之後,口譯、筆譯、外語教學成了興趣,只有遇到特別想接的案子才會出手。沒有壓力後,心情變得格外輕鬆。
直到去年,我的「芸能通訳」大Boss突然來電:
「近期有個工作要給妳,有沒有時間?」
我心想:不動產做得這麼愜意,要不要婉拒呢?
Boss接著說:
「是演《岸邊露伴》的T先生,還有《東京女子圖鑑》的M小姐。」
聽到是演技派男神與女神,我立刻動搖,試探性地問:
「是跟劇組去拍戲的口譯嗎?」
Boss答:
「不是。這次的任務,是要妳在三週內教他們說出自然的中文台詞。」
壓力瞬間襲來。
一個從沒接觸過ㄅㄆㄇㄈ的人,要在鏡頭前用華語演戲——
就好比我現在要用法文或義大利文演戲,不只要說台詞,還得走位、用肢體語言演出。
時間有限,必須直接跳過「牙牙學語」階段,直切重點。
Boss語氣篤定:
「一對一集中密集教學,妳就把時間空出來吧!そういうことで、よろしく。」
於是,我這個早已「金盆洗手」的前口譯+教師,也陷入焦慮。
要在短時間內編出一套課程,讓兩位演員在拍攝時發音清晰、咬字正確——這簡直是背水一戰。
製作人甚至安撫演員:
「不要有太大壓力,到時會有字幕的。」
(言下之意:大家壓根不期待這兩位日本演員能說出聽得懂的華語台詞,再不行就對嘴型配音吧…只差沒明說而已。)
結果,兩位演員超乎想像地敬業。
從第一天的零基礎,到最後拍戲時精準吐出華語台詞,讓全場(尤其是導演與製片)驚呼:
「不需要字幕也聽得懂!太厲害了!」
經過長時間的前製與後製,這部凝聚眾人心血的作品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。
8月7日,《零日攻擊》(Zero Day Attack)在東京首映,我再度被叫上場擔任口譯。
口譯前要做大量功課,因為舞台上只有一次機會,錯了不能重來。
有時明明懂意思,卻一時想不到對應詞,或腦袋跑太快、嘴巴跟不上。
幸好,去年探班時就與製片、編劇、導演、演員們見過面。這次再聚,就像老朋友一起為大製作的誕生慶祝。
雖然久未「下海」,但那種腦汁急速攪動、與嘴巴連動的感覺立刻回來。
即便吃了幾顆小螺絲,能在第一時間聽到對方回答,並用最精準、生動的語言傳達出來,那份多巴胺的快感,讓我翻得痛快淋漓。
當片尾在東急歌舞伎町Tower劇院響起EP03的台語歌(還有看到自己名字的那一刻),全身雞皮疙瘩。
整部劇節奏緊湊,畫面細膩到讓人捨不得低頭滑手機。
美術、道具、燈光、攝影、音效皆媲美電影。
因為太流暢,我甚至忘了專注聽自己負責的華語部分——演員的日、英、華三語切換,真是天才級神演出。
感謝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,才有2025年的這部作品。
正如導演接受訪問時所言:
「後世的人回頭看時,會知道2025年,有一群人用作品記錄了一段歷史。」
很慶幸自己沒有找藉口推掉這份工作,得以成為這段歷史的一部分。
當然,要大力宣傳!
住在日本也能透過 Amazon Prime 收看《零日攻擊》。
📅 2025年8月15日 凌晨0時:第1集上架
📅 2025年8月17日 凌晨0時:第2、3集上架
之後每週與台灣同步更新。(連播放時間都卡在「零」時,製作人的巧思滿滿!)
風傳媒的詳細報導:
🔗 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11058747
日文報導在這裡:
https://www.sankei.com/article/20250807-QCZZFDSK2VA6RIPUJK57YY5APM/
PS:有出席零日攻擊東京首映會的朋友,請下面留言分享您的感想^^
注意!!【未經同意,請勿轉載或截取本文文字】
(轉貼轉載很感謝,不過基於禮儀,請打一聲招呼哦,感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