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ne:
(701)814-6992
Physical address:
6296 Donnelly Plaza
Ratkeville, Bahamas.
用笑臉營造一股「我很樂意跟你們做朋友哦!」的不可視光環。
當眼神對上時,主動點頭打招呼是拉近人與人之間距離的第一步。東京子東京過生活的絕招!
【這篇文字是利用AI把「東京子的東京生活」在2021/09/11的Podcast節目EP02做成逐字檔,再整理成文字摘要,方便閱讀】
嗨,大家好!歡迎回到**「東京子的東京生活」,我是東京子!今天的話題非常適合那些對日本文化好奇、正在適應日本生活,或者單純想聽點有趣故事的朋友。標題就是:「如何跨越那道與日本人之間看不見的牆?」**
先跟大家聊聊我的背景。我在東京生活多年,雖然已經算是半個「東京人」了,但這裡的生活模式,和我成長的台灣截然不同。
在台灣,鄰里之間的關係是緊密的,早上去公園走走,常常可以看到媽媽們跳土風舞、叔叔們打太極拳。說不定還能和鄰居聊幾句,交換今天市場的菜價。可是到了東京,這種互動幾乎看不到。
東京的冷漠感讓人印象深刻。舉個例子,如果你在公園裡對一個可愛的小孩說「好可愛啊!」他的媽媽可能會警惕地看著你,好像你是別有用心。如果是男性主動搭話,更可能被懷疑動機不純。所以,這裡的人更習慣保持一定的距離。
原本,日本人之間就有著「適當距離」的社交習慣,疫情後,這道看不見的牆變得更高了。社交距離的概念深入人心,人與人的接觸幾乎減到最低。即便你真心想打招呼,對方可能還是會不由自主地後退半步。
可人,天生是群居動物啊!這份孤獨感久了,真的會讓人喘不過氣來。所以我決定行動起來,不只為了解決腰痛問題,還想打破這種冷漠的社交模式。
我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參加各種社區活動!從游泳課到瑜伽,甚至嘗試過跳彈簧床。特別是那些我完全不擅長的運動,挑戰自己,也觀察日本人如何互動。
今天重點分享的是游泳課,因為它讓我有了一些非常有趣的體驗,甚至發現了跨越那道「看不見的牆」的秘密武器。
說到游泳課,真的有點讓人意外。因為游泳池是疫情期間少數不用戴口罩的地方,這讓人際互動變得不一樣。
在游泳課上,每堂課大約有十個人,大家的水平各異。我是最笨拙的那一個,剛開始扶著浮板游泳時,常常手忙腳亂,甚至會喝水嗆到。相比之下,其他的歐巴桑和歐吉桑早就輕鬆游到對岸了。
但這時候,有趣的事情發生了:他們會停下來等你,還會微笑著對你說:「加油!慢慢來!」那種短暫但真誠的支持感,讓人覺得特別溫暖。這是我開始感受到的一種無聲的連結。
隨著每週上課,我漸漸習慣了那些固定的面孔,彼此的陌生感也慢慢消失。起初,他們對我這個外國人充滿好奇,會問:「你結婚了嗎?」「有小孩嗎?」「怎麼這時間來游泳,不用上班嗎?」
這些問題有時候讓我哭笑不得,但我明白,這是他們對我敞開心扉的一種方式。於是我也會用幽默的方式回應,比如說:「結婚?對象你介紹嗎?」這樣的互動讓我們之間的關係變得輕鬆許多。
我發現,在這些互動中,微笑是最強大的武器。當你用一個真誠的微笑對待對方,即使語言不通,也能感受到你的善意。
從簡單的點頭微笑開始,逐漸有人會主動跟我說話。就算只是聊聊今天的天氣、游泳的進度,這些小小的互動,都能讓人感受到人際的溫度。
說到游泳課,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文化觀察,就是游泳池的更衣室。剛開始,我對於這種開放式的更衣空間感到非常不習慣。每個人都直接在大空間內換衣服、淋浴,完全沒有獨立的小間,這對我來說是個挑戰。
但慢慢地,我發現沒有人真的在意你做什麼,這裡更像是一個「無聲的社交場」。大家會用微笑、點頭或簡單的寒暄來表達善意,這種不經意的互動反而讓人感到自在。
有趣的是,我發現游泳課對很多人來說,重點不在於游得多快,而是參與本身。那些歐巴桑和歐吉桑,有人已經游了八年,卻依然留在初級班。對他們來說,游泳更像是一種藉口,讓他們每週都能見到熟悉的面孔,和朋友聊聊天。
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。當我從課堂上的最後一名,逐漸進步到第三名時,不僅是體力上的成就感,更多的是融入這個社區的滿足感。
那麼,如何真正跨越那道看不見的牆呢?以下是我的心得:
參加游泳課的這段經歷,讓我重新體會到人際連結的重要性。即使在冷漠的城市,也總有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社交圈。游泳課教會我的,不只是游泳技術,還是如何用微笑、耐心和行動,跨越那道看不見的牆。
如果你也在日本生活,或即將來到這裡,不妨試試看參與一些社區活動,你會發現,這裡的人比想像中更溫暖。
謝謝大家今天的收聽!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一些啟發。如果你有任何關於日本生活的疑問或故事,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。我是東京子,下次見,拜拜!
完整的「東京子的東京生活podcast」節目在這裡:
https://creators.spotify.com/pod/show/tokyodorm/episodes/EP02_-e1887u2